一些关于晶体管的工艺的进阶/科普

奇巧淫技2年前 (2022)更新 知客
8,168 0 0
【福利】绝版流量卡19元/180G,免费领取!🛍️🎉专享福利!全网购物内部优惠卷领取平台!🎉
100T+网盘资源免费分享!点击此处免费下载!
【APP】🎉每日更新!安卓+电视TV优质VIP优化版软件,免费分享!🎉

先从光刻讲起
光刻是集成电路制造中的一个关键步骤,利用了光化学反应原理,把掩膜上的图形转印到一个衬底上,使其选择性的刻蚀与离子注入成为可能。(科普了算是)

集成电路是依靠所谓的平面工艺一层一层制备起来的(看上次写的),对于逻辑电路来说,首先是得在Si衬底上划分制备晶体管的区域,然后再离子注入P型/N型区域,其次是做栅极,随后又是离子注入,完成每一个晶体管的源级与漏级,这部分叫做前道工艺(FEOL)
不讲太详细,直接讲如何更细吧

首先要知道,光会有衍射问题

一些关于晶体管的工艺的进阶/科普插图

一个正常的光刻模拟

一些关于晶体管的工艺的进阶/科普插图1
一些关于晶体管的工艺的进阶/科普插图2

左:理想 右:现实

如果你原来的design,不经过opc修正,直接在mask上litho去wafer,那么就会形成和你原来的design完全不一样的图形,但是如果你用了opc,那么design多次opc修正后修正到最后的mask,和你原来的design就几乎差不多了(因为基本不一样,一些地方还是会与design不一样)

一些关于晶体管的工艺的进阶/科普插图3

opc的修正流程

一些关于晶体管的工艺的进阶/科普插图4

a:原设计 b:不使用opc c:使用opc

Opc基本分两种技术路线,rules based(RB)和model based(MB)
不opc的话就会:

一些关于晶体管的工艺的进阶/科普插图5

不使用opc

RB
rules based就是经验算法,代工厂多年的经验找出来的规律,比如你gate与gate之间间距不能小于多少之类,又快又好用,但是出现问题来修正的时候就很难受了

一些关于晶体管的工艺的进阶/科普插图6

可以看到gate与gate还是连在一起了,至少比不opc好多了

MB
Model based就是模型算法,他会有一套完全的光学模型来演算出最后在wafer上的图形最接近于design

一些关于晶体管的工艺的进阶/科普插图7

RB+MB!

波传播的时候,若被大小相近于波长之物阻挡,就会绕过该物体,若通过大小相近于波长的孔,就会以此孔为中心,形成环形波往前传递,然鹅在CD越小的时候,fin边上的褶皱线条(LER Line Edge Roughness)就会越明显,opc只是修复systematic error,而LER只是一种 rendom error,这是光学的特色,若不控制,就会导致line桥接/变窄/中断

一些关于晶体管的工艺的进阶/科普插图8

LER/LWR

一些关于晶体管的工艺的进阶/科普插图9
一些关于晶体管的工艺的进阶/科普插图10

出现的问题

如何修复LER/LWR(Line Width Roughness)呢,得用H2plasma/VUV转化,

如何更细
在1.35na的193nm浸没式光刻机根据瑞丽公式得出其能提供36~40nm的半周期(half petch)分辨率,小于这个尺寸,就需要双重曝光/多重曝光来得到更小的制成,双重曝光目前经常在22,20,16,14节点上采用,多重曝光则在10nm以下的节点上采用,在EUV(13.5)没成熟之前(当然现在已经成熟了)就只能多重曝光,

一些关于晶体管的工艺的进阶/科普插图11

双重曝光(DE)
双重曝光,即DE,是指在光刻胶覆盖的地方分别进行两次曝光,流程简写为LLE,曝光,曝光,显影。例如:要想在200nm的时候做出50nm的1;1图形,先曝光一次,整体平移100nm,再曝光一次,好处是再相同的光刻胶中使用了两次,wafer在工作台上不移动,对准误差较小,缺点就是如果其空间的对比度较低/散射光(flare)很强,会导致不需要曝光的区域其收到的总强光会高于E0(光阻的脱保护值)

一些关于晶体管的工艺的进阶/科普插图12

X/Y双极曝光
还有就是X/Y双级照明的双重曝光,LLE则实在同一纬度双次曝光,很奇怪(其实也不奇怪)的是,X级对水平线条的分辨率不好,Y级对垂直线条的曝光也不好,就可以先拆分成X/Y,让X做垂直,Y做水平,再次曝光,就得到了我们想要的图形

一些关于晶体管的工艺的进阶/科普插图13
一些关于晶体管的工艺的进阶/科普插图14

最新的就是ILT了,反演光刻技术(inverse lithography technique)使用两个掩膜,并可能的使用两种照明条件,总的图像就是双次曝光后形成的图像的叠加。

一些关于晶体管的工艺的进阶/科普插图15

上面都是LEE的演化,就是两次曝光在一个光刻胶上再蚀刻,新一点就是LELE,字面意思,再新一点就是LFLE

LFLE
在第二次曝光之前添加了冻结(freeze),也就是固化,在第一次光刻制成之后,将化学固化材料覆盖在光刻胶图形上,固化后,涂覆第二层的光刻胶。固化层保护着第一次固化的gate
难点是在固化的时候,温度,以及固化材料的收缩,在微观结构下,任何1nm甚至10a的坍缩都是致命的,
固化有三种,化学/高温/紫外固化,化学高温就字面意思,紫外固化讲一下把
紫外线是172nm的,在193nm的光刻胶中只有有限的穿深,曝光时被光刻胶吸收,让其表面的有机聚合物发生分裂,产生自由基,自由基重新反应成为交联键。

一些关于晶体管的工艺的进阶/科普插图16

LFLE

三重曝光,就是LELELE,基本都在M1层,因为其最小周期基本在44-48nm左右,难的就是拆分。

SADP
SADP即使自对准双重成像技术,一次光刻后,相继使用非光刻工艺步骤,如薄膜乘积,刻蚀等,实现倍增的光刻图形,最后再用一次光刻与刻蚀把多余的图形去掉。

SADP的步骤
具体的步骤:先在衬底表面沉积一层牺牲材料,一般是CVD,然后进行光刻与刻蚀,把图形转到牺牲材料上,其图形叫mandrel或core,使用ALD(原子沉积技术)在mandrel的侧面与表面沉积一层厚度均匀的薄膜,称为 spacer,再使用反应离子刻蚀工艺把spacer刻蚀掉,这个步骤叫etch back,由于mandrel侧壁的几何效应,沉积在图形两侧的材料会被留下来,形成spacer,再用选择性强的把mandrel给去掉,只留下spacer在衬底表面,周期是光刻图形的一般,最后再用等离子刻蚀把spacer图形转移到衬底里的硬掩膜上,称为(sip(侧壁成像技术)

一些关于晶体管的工艺的进阶/科普插图17

SADP

SADP的副作用就是,你一次sadp,要经过4个步骤,就是沉积,刻蚀spacer,刻蚀mandrel,转移,问题就是,步骤越多,出现的错误几率越大,能避免就避免,做不好其良率(yield)会很低

一些关于晶体管的工艺的进阶/科普插图18

SAQP

这上面是基础,下面是难的(不说的话都是1.35NA的193i,n取9.8(不是)

如何形成三重成像,先用sadp实现线条的倍频(mandrel的曝光与刻蚀)与切割(cut掩曝光与刻蚀)然后在用一次LE来对swdp图形做出修改,

SATP
SATP就是三倍缩小(self aligned triple patterning),简单重复sadpsadp只能得到四倍缩小,即SAQP(SADPSADP)在193i 1.35na 算出半周期为40nm,使用SATP可以做出13.3nm的半周期图形
写一下samp,使用SAMP来满足7nm逻辑节点所需要的一维密集线条是可行的,难度在于切割,以SAQP为例子,其周期为24nm,切割图形的CD必须是24nm,套刻误差必须小于12nm,如何实现cd=24nm,可以使用原位收缩(in situ shrinking)

一些关于晶体管的工艺的进阶/科普插图19

纳米制程中避免短路,用绝缘体,例如(STI,ILDx,Spacer)
讲一下STI
基本用的都是dual liner

一些关于晶体管的工艺的进阶/科普插图20

某专利

一些关于晶体管的工艺的进阶/科普插图21

在俩电晶体中,普通的STI没用,还是会互联,就只能在特定位置的sti位置上再加深点,这就叫dti,用dti后可以在特定的sti位置再加深一些,使得当地的绝缘效果更好一些

一些关于晶体管的工艺的进阶/科普插图22

用sti的问题就是,再这种地方的电厂会稍微大一点,导致电子入住,可靠性与漏电流都会下降,只能用氢回流软化尖角区,或者用角氧化等方式来去除,最恐怖的其实是在STI CVD填充制成(STI gap fill)中填不满,产生气泡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AMAT发明了HDP(high density plasma) CVD

这玩意还有几个问题,第一就是早期算是,在90nm那批的时候,STI与SI接触不完全,SiOx有缺陷,会导致漏电流增加,早解决了。

一些关于晶体管的工艺的进阶/科普插图23

90nm出现的问题

新一点呢就在5nm的时候,STI与fin只要有一点接触不完美,漏电流就会特别大,就会出现Trenching,Footing,Imblance,Fin Height Change这四个问题,Trenching就是太深了,有凹进去的地方。有的是sti没有完全recess进去,就是Fin Height Change这个问题

一些关于晶体管的工艺的进阶/科普插图24
一些关于晶体管的工艺的进阶/科普插图25

STI这玩意说实在的我没些资料,根据记忆写的,百分百有错的,望指正

上面都是用duv,也就是用ArF来做出193nm的光,在NA孔径不变的情况下,想做出更密的图形,一味的sadp是不行的,必须缩短光的波长,就出现了极紫外光(EUV)其采用了13.5nm的波长,一下子之前的问题全部解决了,根据瑞利公式(分辨率=k1x(波长/NA)可以算出其分辨率特别高 k1的极限是0.25,小于0.25的是不可能的,
这就是为什么要购买duv,直接缩短了10倍!
这个还没写,有空在写吧

一些关于晶体管的工艺的进阶/科普插图26
一些关于晶体管的工艺的进阶/科普插图27
© 版权声明

相关文章

暂无评论

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!
立即登录
暂无评论...